• ASK NCHU
  • 興大首頁
  • 工學院首頁
  • English
  • 登入
國立中興大學化工系
  • 公告事項
  • 系所簡介
    • 學系沿革
    • 教學目標
    • 大學部核心能力
    • 研究所核心能力
    • 研究領域
  • 系所成員
    • 師資陣容
    • 助教與職員
    • 委員會
  • 課程資訊
    • 大學部
      • 畢業規定
      • 課程規劃
      • 輔系課程
    • 碩士班
      • 畢業規定
      • 課程規劃
    • 雙聯學位
    • 碩士在職班
      • 畢業規定
      • 課程規劃
    • 博士班
      • 畢業規定
      • 課程規劃
  • 學生園地
    • 最新活動訊息
    • 年度活動訊息
    • 各項競賽優良成績
    • 系學會
  • 招生資訊
    • 大學部
    • 碩士班
    • 碩專班
    • 博士班
    • 國際生
  • 表單辦法
    • 表單下載
    • 相關辦法
  • 系友會
    • 最新訊息
    • 系友會章程
    • 問卷
    • Facebook
  • 高中生專區

公告事項Latest News

  • 首頁
  • 公告事項

分類

  • 全部
  • 系所行事曆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招生入學
  • 學務資訊
  • 教務資訊
  • 企業徵才
  • 獎學金
  • 網站資訊
  • 榮譽事蹟
  • 演講及研討會
  • 活動花絮

【師生榮譽】恭賀!!!興大團隊以人工智慧推動氫能源研究 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》

榮譽事蹟 發佈時間:2025/10/27

在全世界努力減少碳排放、發展乾淨能源的潮流中,氫能被認為是很有前途的綠色能源。「電催化水分解」是製造氫氣的主要方法之一,但其中關鍵反應的能量屏障較高,長期成為提升效率的最大挑戰。

為了突破這個瓶頸,國立中興大學研究團隊利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演算法,結合電催化劑的合成技術,成功開發出新的「製程優化模型」,大幅提升水分解產氫的效率。這項研究成果已登上國際頂尖期刊《材料化學雜誌A》(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),並且被選為當期的封面內頁文章。

這項研究為國科會前瞻處人工智慧(AI)專案「主題研究群計畫」的執行成果,由中興大學工學院院長楊明德教授、副院長陳志銘教授、李宏中教授與張厚謙教授等跨領域學者共同參與,並由博士後研究員錢德魯(Chandrasekaran Pitchai)與碩士生羅定榆協助完成。

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材料:釩摻雜鎳鈷層狀雙氫氧化物(NiCoV LDHs),並利用AI模型分析材料的組成、電解液濃度與合成溫度等條件,預測最佳的合成條件與反應環境。結果顯示,在模型推算出的最佳條件下,這種材料的效率較原本最佳的實驗結果提升 21.4%,而且模型預測結果與實驗驗證的誤差僅 6.1%,表現出模型的高精準性。進一步的材料性質分析也發現,此種材料導電性更好,而且可以長時間穩定反應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此AI技術僅需不到五十組的實驗數據,即可預測接近一百萬組的實驗結果,相較於傳統的嘗試錯誤法,節省高達99%以上的時間與材料成本。

陳志銘教授表示,這項技術不只加快新材料的研發,也能讓未來的科學家在設計能源材料時少做許多重複實驗。這代表 AI 不只是能寫文章、下棋或聊天,更能幫助人類在能源科技上找到新突破,推動我們更快邁向綠色能源的未來。

搞源:中興大學工學院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2.nchu.edu.tw/news-detail/id/60570

國立中興大學化工系 40227台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「工程三館-化工暨材料大樓」 che@nchu.edu.tw TEL:04-22854724 FAX:04-22854734
  • 網站地圖
  • 網站意見回饋
  • 隱私權聲明
  • 智財權聲明

Copyright ©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National Chung Hsing University
版權所有 國立中興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- Design by Pintech

瀏覽人次:166437